<tt id="d80ey"><nobr id="d80ey"><label id="d80ey"></label></nobr></tt>
  1. <ins id="d80ey"></ins>
    
    

        1. 
          

          1. <strike id="d80ey"><blockquote id="d80ey"></blockquote></strike>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信息化


            背景與環境

            2012 年11 月29 日,財政部財會〔2012〕21 號文件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的通知,要求內控規范自2014 年1 月1 日起施行。
            在此后幾年的時間里,各地各級財政部門紛紛展開了不同程度的內控規范培訓,同時也開始思考怎樣通過內控規范的落實,切實有效地降低經濟活動風險。然而,各地行政事業單位在內控規范實施進度上的差異卻越來越大,有的單位完成了內控手冊的編制和內控信息系統的實施,而有的行政事業單位卻尚未開展內控規范的落實工作。2015 年底,財政部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 號)中對內控工作的實施進度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已經建立并實施內部控制的單位,應當按照本指導意見和《單位內控規范》要求,……進一步健全制度,提高執行力,完善監督措施,確保內部控制有效實施。內部控制尚未建立或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單位,必須于2016 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工作?!?br/>
            用友政務公司經過多年實踐,在已實施的諸多成功案例中引入了內部控制的理念,實現了內部控制建設與信息系統的有效結合。通過信息化手段,協助單位進行業務流程優化,建立單位內部控制體系與風險防控機制,切實提高政府公共資金管理效率,并新研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監督評價系統”,及時有效地協助行政事業單位進行風險評估和自我評價。用友GRP-U8R10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軟件已通過財政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綜合測評,被認定為是信息化環境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高效支撐工具,能夠在人員編制不變、工作負擔基本不變的同時,顯著提高內部控制的效果和效率”。


            內控風險控制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代表著黨和政府,即便是沒有公共權力的部門,社會公眾也要將單位出現的各種問題歸因于主管部門的管理不力,所以,行政事業單位面臨的風險實際上就是我們黨和政府面臨的風險。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我們黨和政府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由于風險種類龐多,下面歸納了政治社會風險、經濟業務風險兩大種類的主要

            政治社會風險

            政治社會風險是指完全或部分由政府官員行使權力和政府組織的行為而產生的不確定性。政府的不作為或直接干預也可能產生此類風險,此類風險會直接或間接侵害國家政治權力和制度,從而危害國家安全和人民利益。我國目前的政治社會風險主要如下:
            ◆ 公信力喪失風險
            ◆ 權力失控風險
            ◆ 行政效率低下風險
            ◆ 財政資金浪費嚴重

            經濟業務風險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是為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完整、財務信息真實準確,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內控的經濟業務風險重點圍繞預算控制、收支控制、采購控制、資產控制、建設項目控制、債務控制、經濟合同控制、評價與監督等工作展開,其風險如下:

            預算控制風險
            預算業務包括預算編制、預算分解與審批、預算執行、以及決算與績效評價四個部分。預算編制的主要風險是指單位業務工作、資產配置與財力支持相脫節,使得單位內部預算指標分解批復不合理;單位內部預算指標分解與審批的風險,是預算調整沒有嚴格控制,導致預算約束力不足;預算執行的主要風險是資金收支和預算追加調整隨意無序,存在無預算、超預算支出情況,以及執行進度不合理等問題;決算與績效評價主要風險:不準確、不及時, 沒有起到事后控制的作用等。 

            收支控制風險
            行政事業單位收入的風險主要有收取過程不規范,金額不實,私設小金庫;支出的風險主要有支出不符合規定的范圍和標準,資金使用效益低下,浪費現象嚴重等。 

            采購控制風險
            采購控制的風險主要有沒有編制采購預算;采購計劃安排不合理;“化整為零”規避采購;采購驗收不規范, 付款審核不嚴等風險。 

            資產控制風險
            資產指的是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貨幣資金、物資材料等。資產控制風險主要有貨幣資金風險、實物資產風險、對外投資風險等。貨幣資金被挪用和貪污的風險,沒有足額的資金用來支付單位日常運營的需要。使用效率風險,資產配置標準超標,資產使用、維護不當和管理不善,資產處置不當,單位資產賬實不符等風險。 

            建設項目風險
            建設項目風險主要有立項審核不嚴格或決策不當;前期準備不充分,影響項目進度;建設過程管控不當,招投標存在違法違規,工程變更頻繁,價款結算管理不嚴格,超支現象嚴重或影響進度;虛列建設成本,套取建設資金等。 

            合同管理風險
            按照合同管理流程進行風險分析,可將合同風險分為合同準備階段的風險、合同簽署階段的風險、合同履行階段的風險和合同履行后管理階段的風險。


            內控方案

            行政事業單位內控方案是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將制衡機制嵌入到內部管理制度中,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實現對單位經濟活動風險的防范和管控。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要求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在單位內部的部門管理、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并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內部控制機制。這些要求的實現僅僅通過制度約束是遠遠不夠的,唯有采取“制度+ 科技”的雙重手段,借助信息化手段,通過信息系統特有的權限約束、自動控制、動態分析、綜合評價等機制方能將單位內部控制落到實處。


            構建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監控平臺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未病先防”,為單位搭建行政事業單位內控監管平臺,實現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強化單位內部流程控制。對單位業務管理活動的政治社會風險、經營活動風險進行事前的防范、事中的控制、事后的監督和糾正,及時堵塞制度漏洞、消除管理隱患,不給違法違規違紀人員以可乘之機。通過預算財務數據查詢及風險分析、內控監督評價、信息公開及內部溝通,提前預防各類風險的發生,提高單位管理水平,改進公共服務的質量和效率,規范財經秩序,建設服務型政府。


            構建大數據中心

            單位內部控制是針對各種數據信息的來源去向以及各種處理過程的規范和管控,因此應加強基礎信息管理,依據基礎信息管理規范,明確數據采集與管理流程,建立覆蓋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人員、資產等基礎信息數據資料庫。這些基礎信息庫為業務系統提供過程管理、數據采集、預警分析、監督評價所需的基礎數據資源,保證業務處理的準確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建立預算閉環管理體系

            預算管理體系從單位全員參與預算編制,到預算指標全程控制經費收支,到年終由核算結果自動出具決算報表, 實現預算、執行、核算、決算的閉環管理。實現單位各項經費(人員、運行、項目)預算編制、逐級上報審批、指標分解、用款計劃編制與審批、預算控制與跟蹤的全過程管理,并實時生成各類預算執行分析表和決算報表,做到預算執行的有依有據,合理管控單位采購、日常經費、專項經費支出,防止經費超支和浪費,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與質量。


            建立資金收支管控體系

            單位資金收支貫穿財務管理的整個過程。在對資金收支的管控中,審批管理是其中的管控核心。系統通過資金收支管控體系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權、預算執行責任主體的情況下,在預算指標的控制下,對用款申請、費用報銷、合同管理等業務過程中各個環節建立嚴格的分級審批機制,將業務控制點提到業務發生之前,實現事前控制,把各種支出控制在各種規章制度要求的范圍內,避免超預算、不合規、不合法事件發生,大大降低財務風險。


            建立財產物資動態管理體系

            通過建立資產預算、集中采購、物資申領等子平臺,實現財產物資全過程動態管理。建立完成財產物資的采購、配置、折舊、登記、變動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預算管理與資產物資管理相結合,規范管理流程、提高物資的儲備效率和利用率,減少浪費和重復投資。與財政部門資產管理、資產清查等系統對接,更加順暢的完成資產管理、上報等工作。


            建立核算監管體系

            建立基于預算管理、資金收支管理和資產物資管理過程的核算監管體系,將財務人員從過去的事后核算處理延伸到整個財務管理過程的參與,加強財務人員對資金申請到業務執行過程中的合規性、合法性監控。主管部門對下級單位亦可通過規范會計科目體系,設定財務制度流程等方式實現統一管理、實時監督。

            建立預警監督與分析評價管理體系

            預警監督與分析評價管理的對象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建立業務管理與監管體系業務數據之間的關聯,對經濟活動管理過程以及部門間信息交換進行分析,從中抽取主要業務信息流和全域信息流。形成一個涵蓋不同指標來源、支出類別、業務部門、項目投入方向的全部資金,支持多種數據采集手段、數據格式的,有圖表、有分析的, 多層次、角度,多指標體系的分析監管系統,提供數據比對、審計追蹤、綜合分析及領導決策支持等信息。另一方面通過設定控制評價體系和標準,由人工或系統自動進行控制評價,并對控制評價的結果和記錄進行統計分析,實現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落實情況的實時監督與評價,為單位編制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提供可靠依據。


            搭建公共管理服務平臺

            搭建基于單位內部控制管理的公共管理服務平臺,平臺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于綜合信息門戶的服務,門戶以服務的終用戶對象需求為中心進行服務整合,實現各類行政事業管理與服務系統之間的數據共享,統一入口“一站式”、工作辦理流程化、任務提醒自動化、信息查詢個性化,并提供通知通告、工作提醒、內容下載、論壇互動等“整合式”的公共信息服務。二是基于云技術的移動終端服務,將業務系統中操作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系統模塊功能如單據審批、審批結果查詢、薪資查詢、資產盤點等業務通過云平臺同步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實現在移動終端上的業務同步處理,大大提高系統的靈活性、易用性和可擴展性。


            方案價值

            ◆ 資金資產高效安全:以預算法為準繩,政府會計準則為基礎, 建設以風險管控為核心的內控型財務管理平臺,保障國有資產安全完整和使用高效。
            ◆ 單位健康發展:達到內部控制標準指標對各項經濟業務約束的“自動”實現,不斷提高單位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保障單位健康發展。
            ◆ 領導科學決策:運用大數據的分析技術,可視化的操控界面, 實現領導者全局把控和實時決策。實時獲取動態的預算安排、可用財力、預算執行等方面的信息,為領導的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內控產品應用

            用友GRP-U8R10 內控管理軟件以《內控》規范為導向,符合行政事業單位新財會制度的要求,采用“制衡、監督、激勵”的內控設計理念,以“指標流、資金流、實物流”管理為主線,以決策支持和服務創新為重點,應用國際先進信息技術,構建全方法、全過程、動態化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運行狀態的精細化信息管理平臺。參照以下內控產品應用表,行政事業單位可根據單位自身的內部控制需求,對內控軟件系統進行選擇,各軟件系統可以單獨使用, 也可以組合使用,滿足內部控制從單一局部控制、復雜重點控制、到全面系統化控制的多重內控需求:



            典型用戶

            北京市財政局、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交委、黑龍江環保廳、上海市殘聯、上海市婦聯、山東省統計局、山東省公安廳、山東省住建廳、山東省林業廳、湖南省統計局、湖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湖南省司法廳、河南機關事務管理局、新疆衛生廳、黑龍江大學、四川理工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昆明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西藏民族學院、華北電力大學、海南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等。


            用友政務公司經過多年實踐,在為北京市統計局、北京市機關事務管理局、上海婦聯等客戶進行GRP 實施的過程中,引進了內部控制的理念,實現了內部控制建設與信息系統實施的有效結合。通過信息化手段,協助單位進行業務流程優化,建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與風險防控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效率。


            優秀案例

            北京市統計局案例——網上報銷,打造服務型財務管理平臺建設背景

            北京市統計局是負責本市統計和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的市政府直屬機構。其主要職責包括:貫徹執行國家關于統計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統計制度、統計標準,起草本市相關地方性法規草案、政府規章草案,擬訂地方統計制度和統計標準,監督檢查統計法律、法規、規章和統計制度、統計標準的實施;承擔組織領導和協調全市統計工作, 確保統計數據真實、準確、及時的責任。負責貫徹執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組織實施全市及各區縣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全市投入產出調查,核算全市及各區縣地區生產總值,匯編提供國民經濟核算資料,監督管理各區縣國民經濟核算工作等11 項工作。

            解決方案

            根據北京市統計局的管理要求,用友政務U8 政務產品中心圍繞預算管理、項目管理、網上報銷、以及財務人員辦公效率四個方面,展開方案的全面整合與規劃。

            本次財務管理系統的方案主要規劃包括:
            ◆ 建設財務業務門戶:構建數據共享、信息隨時交流、財務精細化管理的網上協同辦公平臺。
            ◆ 建立財務業務應用平臺:建立一個統一的應用支撐平臺,通過統一的軟件構架、統一數據口徑、統一的開發標準、統一數據庫、統一編碼體系、統一數據管理構建統一的技術平臺;平臺同時提供統一基礎信息維護、統一對外信息交換、統一報表工具、統一安全管理機制等功能服務。該平臺作為一個載體,能確保業務數據口徑的一致, 確保業務流程暢通,確保業務信息共享,確保數據標準統一。
            ◆ 建立財務網上報銷管理平臺 : 財務精細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支持全員使用,標志著財務服務意識的 提升,有助于網上協同辦公,實現網上申請、審批,并與出納管理系統和賬務處理系統有機結合,財務部門對已確 認的借款(請款)申請、報銷申請自動生成進行會計憑證。

            應用效果

            ◆ 提高了單位全員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財務人員的服務質量;
            ◆ 加強了資金數據準確性,減少了人工操作環節; 
            ◆ 減輕財務人員工作量,通過網上報銷填報,自動生成財務報銷憑證;
            ◆ 強化單位內部資金使用合理性,實現了借款與預算指標相關聯;
            ◆ 快速掌握費用開支、預算使用狀況,領導以及各部門可實時進行監管。

            QQ:768395361
            13683819778